欢迎光临云南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编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绘就八桂大地壮美生态画卷

“感谢政府实施的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收入。”阳朔县兴坪镇渔村村民黄士雷在和我们谈到生态修复工程带来的好处时,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阳朔县兴坪镇渔村渔业队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处在游览漓江的必经之地。修复项目实施前,渔村污水横流、垃圾乱丢、河岸垮塌、水质浑浊,大大的影响了景观质量,也影响了旅游的发展。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参与指导实施了该修复项目,开展污水处理、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岸堤修复,以“近自然”的方式,将生态修复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如今,渔村干净整洁、植被丰富、岸坡稳固、河水清澈。去年国庆期间到渔村游客达到4.16万余人,是项目实施前同期的2.1倍。

  

图为渔业队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前的景象 

  

图为渔业队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的景象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下属的唯一生态修复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动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组织、指导这样的修复工程项目不胜枚举,为八桂大地壮美生态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推进生态修复项目的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牵头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国家重要工作部署,并且科学统筹全面谋划广西陆域和海域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生态修复,提出了 “一屏两核一带六区”的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8大生态修复任务和15个重点生态修复工程。该规划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指导广西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 

根据规划,到2035年,广西突出的生态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脆弱的岩溶生态系统将得到保护,森林生态功能将得到增强。水土保持率预计提高3.2% ,全面完成广西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预计修复湿地面积6000公顷、新增石漠化治理面积40万公顷,森林植被碳储量将超过5.5亿吨。另外,规划实施还能起到遏制返贫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通过实施土地整治,能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与土壤肥力,改善农民耕种条件;通过实施村域环境整治提升,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通过挖掘村庄绿色生态产业潜力,能提高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另外,通过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还能推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加森林、湿地、农田,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服务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除了编制好全广西的生态修复规划之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还积极参与谋划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起草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为广西各市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牵头编制柳州市、贵港市、河池市、北海市等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积极推动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落地实施。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已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核复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正按照规划内容,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工作部署,编好各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绘就八桂大地壮美生态画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莫鸿鲲 李建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云南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云南之声 yn.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